陸志宏:5G改變社會——5G技術在行業中的廣泛應用
近日,由北京市朝陽區商務局指導,北京市朝陽區總部企業聯合會和電子城集團聯合主辦的"2019總部企業發展論壇"在京成功舉辦。論壇以"聚力新時代,創新引領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如何凝聚總部企業力量、如何創新總部經濟模式、如何發揮總部企業的創新精神與行業引領作用,推動首都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華為中國區5G產業發展副總裁陸志宏應邀出席,并作為總部企業代表及演講嘉賓以《5G改變社會》為主題,向大家介紹了5G的進展及華為在5G方面的一些行業實踐情況。以下為摘選的部分演講內容:
很高興有機會來和各位一起分享一下5G的一些進展,以及華為在5G方面的一些實踐。剛剛有朋友跟我聊,問到華為5G是不是會受到美國的影響?在此我非常感謝大家對華為的關心,同時我也想向大家匯報一下,華為的5G網絡設備完全不受美國事件的影響。最近任總在各個媒體的采訪里面也明確表達了這個觀點。就在前幾天,任總接受英國天空衛士的時候,甚至邀請記者去現場拍照,拍我們的設備,同時還可以錄像,展示了我們的無線上網設備完全不受美國的影響。這是一個信息,給大家傳遞一下。
我想今天大家關心的可能不是5G 的技術原理是什么,大家知道了5G有什么大連接、超高速、低時延這些特征,我覺得這就足夠了。我們可能更多關心的是5G能干什么,5G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變化。所以我今天講的主題是《5G改變社會》,我認為這么幾個字能夠很好地詮釋5G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5G的一些現狀。只有知道5G現在處于什么樣的一個情況,才能知道它能干什么。所以我的第一個觀點是:5G是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技術。今年就是5G的商用元年,我想從兩個維度來闡述一下這個觀點。第一個維度就是,從網絡的商用建設到終端的商用發布之間的時間跨度。
從3G時代,大概用了7年的時間,在等到iphone出來之后才真正意義上實現了3G網絡到設備的完備,那么到4G時大概用了 2 年的時間。而5G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就基本上實現了網絡和終端商用的同步。第二個,從標準上來說,從來沒有一個技術使得整個產業鏈從芯片到模組到終端到系統到開發全鏈條同步進行。而在過去需要多長時間呢?3G大概是2年的時間,4G差不多是6個月的時間。5G基本上也是六個月,但是規模上擴大了很多倍。以前只能是幾個站、幾十個站的,而5G上來就是上萬站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說5G是世界上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商用技術,而且今年是5G商用元年。
第二個就是,全球范圍內所有國家基本上都把5G作為戰略,都在加速5G的商用進程。截止到目前為止,全球已經商用的5G網絡有17張,還不包含中國現在的幾個屬于試商用階段的運營商,我所說的是真正商用,面向大眾大規模發展業務的情況,已經有17個了。預計到今年年底,有60多萬戶5G網絡走向商用。華為目前為止已經獲得了5G的商用合同50個,全球范圍內發貨已經超過15萬個。這是5G在全球的一個進展情況。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終端產業鏈這塊。目前為止,全球已發布5G商用終端達64款,模組16款。模組代表著這種技術是可以在工業里面大規模使用的。模組這塊到年底很多商家都會陸續推出應用。
那么5G到底能干什么?5G的價值遠不在于5G本身。5G本身就是個管道,只是它的管道能力比3G、4G都很強,當它和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和云等結合起來的時候,所產生的才是化學反應。也就是說,5G本身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是一條超寬的高速公路,只有在上面長各種各樣的菜、跑各種各樣的車才能產生廣泛的效應,讓人真正受益。據有關研究認為,5G未來最大的價值在于對工業和垂直行業的貢獻。當然對于人的貢獻我們都是能夠想象得到的,但最重要的是對垂直行業的貢獻。當然這些并不是馬上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我們進一步扎扎實實的努力和探索。那么從5G對行業貢獻的經濟價值來說,2025-2035年,5G本身的投資將達到3.5萬億美元,中國占比30%左右。到2030年,它所拉動的整個產業鏈相關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美元,所以說5G的市場應用空間是巨大的。比如工業制造、信息與通信、零售和公共服務等等這些行業都是超過萬億市場的行業。
華為和一些垂直行業的合作伙伴一起探索的案例跟大家分享。
5G和電力的結合,使得電力物聯網成為可能。因為電力行業雖然是電,其實它需要搭建大量的通信系統,從發電、配電、輸電到用電的整個環節,在配電網絡以上已經基本實現了全光網的覆蓋,整個通信全部是光網,但是從配電網絡到用電網絡是一個新裝的,到每家每戶全部是新裝的,這樣的話如果鋪光纖是需要大量投入,成本是非常不合算的,因此需要有一種技術能夠實現這樣一個光網覆蓋。但是它要求很高,在一旦出現問題時,要在15毫秒內能夠得到解決。一旦出現短路,超過15毫秒以后就會把線路給跳過去了。怎么辦?以前的技術都沒有辦法,那么5G的低時延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然后就是關于電力線路的巡檢和智能抄表的實現。通過無人機的方式來巡檢電力線路上面有沒有被東西纏繞,然后用無人機的方法燒掉等等,想象力特別豐富。只要有基礎,能夠提供這樣的能力,它就能干很多事情。我們在和南方電網、國家電網合作中,對于功能性的驗證都已經完成了,后面再進一步地去商用。
絕大部分的安防現在還是基于有線的方式。有線為主的當然沒錯,但是在某些區域,對于一些移動性、臨時性的產品,包括一些主動安防的產品來說,其實是需要我們一些便攜式的方式。比如說警察臨時訓練一些人群,經常戴個眼鏡就能夠識別出來人群里面哪些人是有問題的。通過5G 和AI的結合,一看就知道了。但這個應用中間是需要大帶寬的,帶寬不夠是傳不回去的,圖片不高清不行。傳回去半天,AI算半天傳回來也不能用,必須把這種連通和5G結合起來才能產生真正的效率。這里面我們和公安部一所基于機器人加5G這些方式在長安街上就做了一些驗證。包括在全國其他好多地方都在做這樣的事情。
在世園會期間,就用了5G+急救車,再加上沿線布置的一些5G設備,形成了一套5G應急指揮系統。一個人一旦出現問題以后,上了救護車就代表你進入了醫院的重癥病房,意味著得到了最專業的救護。否則的話,到急救車上再到醫院,就會被耽誤很多時間和最好的救護時機,很容易被延誤。很多人往往就是因為在出現問題時沒有得到非常專業及時的救護被延誤的。第二個,很多地方醫療資源是缺乏的。北京可能感受不到,但是在一些其他地方,像縣一級的地方和鄉村里面都是沒有這樣的醫療資源的。那么我們如何讓他們獲得很好的醫療培訓、指導,比如遠程醫療指導呢?這就需要一些大帶寬的傳輸通道。那么光纖行不行呢?可以,但是都鋪光纖的話有時候不是很容易,5G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當你戴上VR眼鏡的時候就可以像在手術室里面,在你身邊做手術一樣,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其實我們好多地方還做遠程手術,通過5G的大帶寬和低時延的特點,在本地就可以控制遠方的機器人給病人做手術。這塊以前都是醫生在本地做,遠程的話因為沒有很好的技術能夠解決時延問題,醫生就得飛過去。事實上,我們在海南、福建、安徽等很多地方都做了實驗,雖然在真正的商用方面我們還有待去論證,但是目前從技術員能力上來說已經沒問題了。
比如我們港口有很多貨物要從輪船上往岸上吊。這個過程中就需要用一種專業的機器設備來操作。而在這個機器上面的操作環境是很惡劣的,需要爬上爬下,又經常處于高溫狀態下。所以他們經常招工招不到,年輕人都不愿意干,只能招到一些年紀大的,但是年紀大的人爬上爬下又不太方便。這時候怎么辦?遠程控制。我們能不能坐在辦公室里面,喝著茶、聽著歌就可以操控那些機器,徹底解決安全問題。但是要實現這個操作,就需要大量的視頻傳回來,以隨時控制現場的情況,這就需要5G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很多港口,在福建、青島、南京、廣州、上海都在解決這些事情。
還有一個就是礦山。礦山領域中,貨車的運輸是特別困難的,那種礦卡的輪胎往往有兩米多高。開車的司機基本上都有兩種病,一種叫胃下垂,第二種叫腰肌勞損,也就是脊椎病。司機為什么會有胃下垂?因為開的車震動強度比較大,對胃有影響。也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他們常常招不到年輕人。還有一個就是安全問題。礦山里面一旦出事故,對公司上下都是影響很大的事。以前賠幾萬塊錢了事,現在賠100萬都解決不了事情。因此他們特別需要做無人礦山,也就是通過上面說的那種方式,挖掘機在現場,人在辦公室里面操作,包括運輸的礦卡也是自動駕駛就行了。我們現在就在和一些合作伙伴進行5G+礦卡無人駕駛的實驗。此外還和一些合作伙伴合作遠程挖掘,就是人不用在現場挖掘,在辦公室里面進行挖掘操作就行了。我們在上海一個客戶企業還專門展示了在上海遠程操作挖掘河南礦的技術,引起了很多媒體的興趣。現在很多礦都在這樣做,大大解決了安全問題和招工難的問題,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工業制造這一塊應該說還是非常難的,因為它對時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工業時代有很多產業的一些場景是比較簡單的,比如說用幾個小車把東西從這個地方運到那個地方比較容易,真正涉及到核心生產部分的時延是非常低的,要求有一毫秒兩毫秒的時延。對于這塊的探索我們將會分步驟實施。因為從標準上來講,真正地實現這一技術的標準要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才會出來,其他的部分可以先行先做。比如說視頻監控,AI的遠程診斷等等,包括AGV小車自動駕駛和運輸東西,現在都可以做。現在我們也在和很多企業在做這方面的探索,因為涉及到有保密合作協議,這里就不詳細說了。
我們做5G這塊比較擅長,但是做行業不擅長,所以5G這塊一定是和行業結合起來的。所以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去跟企業談,跟各個行業去討論。你的需求是什么,我能給你干什么,我們結合起來一起做,這就是我們的最重要使命。
在這里也特別希望大家能夠對行業有更深的理解,對于對5G有需求的,有機會我們可以一起共同討論,看能干點什么。結合咱們的行業看看能產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能不能做一些技術的試驗,做一些行業標準的制定,做一些聯盟的技術構建,打造一些樣板,真正孵化出5G在行業里面一些真實的應用,用5G來改變社會,將5G的價值落到實處。